6-7月,记者偕同加盟部、人力资源部等同事一起,调查走访了鄂西南、鄂西北和鄂东汽车玻璃服务市场,走进众多汽车玻璃服务商的门店,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采访和交谈,倾听了他们的苦诉和期盼之愿,学习到了很多东西,也看到和感悟到了他们生存的艰难与不易。
店面“很乱很原始” 做生意的门面房,一般都是租用的,且因临街,租费都是很贵的。按理说,门面就是脸面,应该用作服务客人,且要整理得宽敞、洁净才对。但是记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:所到之处,所有汽车玻璃“单兵服务商”的门店,都变成了堆放玻璃的仓库,且玻璃抵着门,只留一条窄窄的通道,仄着身子才可以勉强进入店里面,显得非常拥挤和杂乱。 更有甚者,有的服务商在堆满玻璃、仅剩的一平方米左右的空间里,还支着案板和简易炉灶。结果,靠门边堆放的玻璃下雨时被房沿滴水溅上去很多泥污,靠门面里面的玻璃和墙面,又让做饭的油烟熏得到处油腻腻的,黑黢黢的,加上玻璃上方乱放的杂物、陈年未扫的黑色蜘蛛网、锈迹斑斑的玻璃铁架,显得十分凌乱和肮脏。平时看惯了捷瑞整洁门面的记者,看到他们所处的工作和生活环境,感到很扎心。 采访时,几乎所有的“单兵服务商”都悲叹“生意难做”,“好车都到别处换玻璃去了”。记者听后,反问他们:“如果你有一辆十几万、几十万元的车子,你会来你这样的门店换玻璃吗?你如果是保险公司,会把车主介绍到这样的店里来换玻璃吗?”他们听后,都一脸苦笑,无言以对。
以“预约服务”为主 地级以下城市的汽车玻璃服务商,由于服务地域范围小,租用的门面一般都是一间房,少量的是两间门面。其中相当一部分白天关着门,门上或门旁用毛笔写着服务商的手机号。有几个服务商,都是我们到达后才临时从别处赶来打开门接待我们的。做生意不开门,也是一大奇事。他们解释说:“就这大一点儿地盘,大家都认识,要换玻璃了,直接打电话预约。等我找到玻璃了,再把电话打过去,告诉他们过来或者我上门去装玻璃。” 在一个县城,我们遇到了更出奇的事情:店里没有一个人,门面却敞开着。后来老板来了,说“我们天天都是这样开着门的,有事就照着墙上的电话联系”。记者问:“你就不怕玻璃被盗吗?”那位老板嘿嘿一笑说:“就这几块破玻璃,谁要啊?白送人家,都不会要的。” 这位老板说的也是实情。堆着的那些玻璃,不仅大多是钢化玻璃,有的还是“作坊玻璃”,而且上面落满了灰尘,的确显得不值钱。
“赚钱”为第一要务 “单兵服务商”的门面上,一般都大书着“福耀玻璃”字样,但是,货架上的玻璃,却鲜有真正的福耀玻璃。对此,他们的解释是:“福耀玻璃好是好,就是价格太贵了。我们这里车都很低档,货车和微型车占多数,还有一部分是挖机,用不起那贵的玻璃。”“司机只要看到玻璃不晕,就行了,别的他不管。卖什么玻璃,靠我们推。” 那么,他们的玻璃都是从哪进的货呢?有的舍近求远,是从山西交城甚至东北购进的“福耀玻璃”。有的直言:“我不管真假,只要价格便宜,有钱赚就行。”如此,便给一部分玻璃供应商提供了空子,用低价抢占市场份额。结果,把闪耀着品牌光辉的“福耀”、“信义”、“洛玻”等品牌玻璃,卖成了萝卜白菜价钱,玷污了“品牌”二字。 记者采访时,曾问一个服务商:“你用这样的玻璃,如果装上去后出问题了,如何办?”对方回答:“出问题了才好。今天装上去,明天它破了,我又可以赚一道钱。”话虽难听,但有代表性。记者深深感到,市、县级汽车玻璃服务商,都是把赚钱作为第一要务的,对捷瑞人提出的“创新汽车玻璃行业服务标准,成为中国广大车主安全卫士”等理念,赞同,但难以认可或复制。在“做生意”与“做事业”之间,现在还存着相当大的鸿沟。如何在承认现实的同时,在两者之间打造一个“过渡桥”,是摆在整个行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。
各有各的活法 “生存艰难”是各地“单兵服务商”的共同特点,但是,各人的活法又不完全一样,有的坚守了20多年,现在每月的营业额可以做到六、七万元;有的则只能做到两三万元,最少者每月只有几千元的业务;有的准备开拓挖机等新的业务渠道,有的则准备年底关门,转到外地或别的行当上去赚钱;有的已买了房子和轿车,有的则只能靠公交车或三轮“麻木”、电动摩托车代步,有的甚至还欠了一屁股的债。 在“准备大干一场”者中,有一家店开业前就派员到捷瑞一家直营店学习了3个月,回去后,完全仿照捷瑞开设的门店装修,处处显得整洁无比,而且所有玻璃都是直接从捷瑞公司购进的正宗品牌玻璃。虽然开业只有一年多时间,但业务上升得很快,当地各家合作伙伴对其非常支持。记者与其交谈时,预测他“三五年之后就会成气候”,老板却满怀信心地表示:“要不了那长时间,而且我还准备加盟捷瑞,坚持使用正宗品牌玻璃,服务重点瞄准中、高档车型,用服务赢得市场。” 但是,另一家服务商却唉声不断。他的店每月毛收入还比较可观,但是,每个月按照“行业潜规则”打发这个打发那个,再请客送礼、交纳各种房租水电费之后,所剩无几。店老板苦笑着说:“能落下来的,最多也就是我的一点工资钱。”“累死累活,都是给别人干的。”言语中,透出无比的痛苦与无奈。
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用“在痛苦中挣扎”形容他们的生存状态,应该不为过。但是,正因为身处这种状态,才迫使“单兵服务商”练就了特别能吃苦精神。记者一行所到之处,他们大多是光着膀子在干活,有的看到我们去了,才临时抓起一件上衣穿上。虽然不雅,但说明他们很能吃苦。 “单兵服务商”几乎没有雇工的,“因为雇的人,干一两年就跑了”,都是“夫妻店”、“兄弟店”、“父子店”。但是,其中有的店每月的业务可以做到三四万、五六万元,人均劳动生产率高于正规公司开设的门店。 他们的市场意识很浓,也可以称为“特别能钻营”,只要听到哪儿的车玻璃破了,就会主动联系,把业务抓到手里。对于汽修厂(县城一般没有4S店)、客运公司、大型车队等大宗业务单位,甚至会使用一些非正当手段或“人情往来”方式去公关。虽然手法不足取,但这种主动贴进市场的意识,还是有可取之处的。
结论 1、市、县级汽车玻璃服务商众多,但都是“做生意”的,经营理念很原始,只图赚钱,导致其经营方式仍是“货卖堆山”,门面房里堆满破破烂烂物品,杂乱无比,不能给客户带来信任感,更显不出差异化。经营的手法几十年不变,主要靠请客送礼、吃吃喝喝拉关系来维系生意,总体上处于“在痛苦中挣扎”的生存状态,“求人”或“被人掐着玩”的成份很重,可以说,活得很没有尊严。 2、“单兵服务商”的艰难生存状态启示我们,捷瑞号召“走品牌连锁加盟之路,过有尊严的生活”,“用专业化和规范化服务赢得市场”,“替保险公司省心、省力、省时、省事、省钱”的理念是完全正确的。旧的服务理念与经营方式现在已经行不通了,因为车的档次提升了,车主绝大多数是个人。他们的诉求不是为了在服务商那里讨得一根烟吸,也不是为了吃一顿饭,更不是一块假玻璃,而是索要服务商的诚信度,索求快捷、安全的服务。简言之,现在的市场要求汽车玻璃服务商必须回归到服务的最基本点上去,即用整洁宽敞的门面、清爽宜人休息室和专业的安装工具、训练有素的安装工,去为客户提供“保障生命财产安全”的服务。否则,便是舍本逐末。 3、一些汽修厂、汽车用品店等单位,由于具有一定的资金基础和对汽车玻璃服务业的接触和认识,反而容易接受捷瑞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服务理念,认知“走品牌连锁加盟之路”的意义和好处,进入汽车玻璃服务行业的心情较迫切。他们也许是这个市场未来的生力军。
门可罗雀
污秽的玻璃 脏乱的环境
捷瑞市场人员坐在油腻的店内与店老板交谈
这种环境下更换的玻璃能让人放心吗?提供的服务能专业和规范吗?
|